Zaobao News Jun 16, 2012
by 柯木林
建立名人陵园或先贤陵园,说难亦易,说易亦难,必须各方面的协调合作,始有可成。其中后裔的态度,至关重要。建立名人陵园毕竟涉及后裔的家事,若有异议,恐难成事。
拜读林清如先生6月9日在《联合早报·周末论谈》发表的大作《深藏武吉布朗的秘密》后,即刻致电作者。因其文中谈到新加坡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 (1793-1847),是我感兴趣的课题;而该文结束时又提及我先前所倡议的“名人陵园”的构思,觉得有必要再作一文阐述之。
今年3月21日在回应《联合早报》的提问,谈及如何处理受修路工程影响的名人墓地时,我曾建议:“把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坟墓,例如薛中华、邱菽园等人 的坟墓集中搬迁到一个先贤陵园……(由于)武吉布朗会分阶段发展,一些地段最终可能不受影响,可以在那里建立先贤陵园,方便人们凭吊。”
薛中华的墓地在武吉布朗坟山,编号1919,是受修路工程影响的名人墓地之一。另一个受影响的名人是邱菽园,编号2536。今年初,在一个细雨纷飞的早上,我特地前往凭吊此二人之墓地,但见杂草萋萋,显然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人修整。
薛中华(1886-1940)、邱菽园(1874-1941)是同时代的人。邱菽园比薛中华大12岁,可惜薛中华并不长寿,早邱菽园一年辞世,享年54岁,他们两人有亲戚关系。薛中华的妻子邱杏娘(Khoo Heng Neo)是邱正忠的三女儿,而邱菽园乃邱正忠之子。根据武吉布朗墓地登录簿(Burial Registers of Bukit Brown Cemetery, May 1947-Nov 1972)的资料,邱杏娘卒于1963年8月10日,终年80岁。按辈份看,她是邱菽园的妹妹,也就是说薛中华为邱菽园妹婿。邱菽园是星洲才子,在新加坡文坛颇负盛名;薛中华则是华社领袖,声誉甚隆,都是当年响当当的人物。
薛中华是商人,邱菽园是文人,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,但对新加坡社会的贡献是一样的:一个在经济层面上,一个在文化层面上。薛中华生前住在巴慕乐路(Balmoral Road)23号的豪宅,邱菽园住安珀路(Amber Road)42号的“东滨小阁”,两处并不毗邻。但百年之后都安息在武吉布朗山,并且同样受迁坟的影响,或许是他们生前所始料不及的吧!
薛中华也是新加坡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的曾孙。一百年来,薛氏家族对新加坡社会的贡献,不容忽视。我有一专文论述薛氏家族的贡献,这里不再重复(此文 收录在柯木林著《石叻史记》,新加坡:青年书局出版,2007年8月第一次版,页65-73)。薛中华有生之年曾将其家族史汇辑编成《东山薛氏家谱》,此 家谱由其幼女薛彩凤(Lucy Chen)保管。1963年,陈蒙鹤撰写其硕士论文《新加坡早期的华文报(1881-1912)》(The Early Chinese Newspapers of Singapore 1881-1912)时,就曾利用这部家谱的资料。1972年,东南亚史学界泰斗陈育崧也是利用此家谱资料,正式肯定薛佛记在新华社会史上的地位。
《东山薛氏家谱》的内容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薛有福(1862-1884),他是薛中华的叔叔,新加坡乃至全东南亚第一家华文日报《叻报》创办人薛有 礼(1851-1906)的弟弟。这部家谱详细记录了薛有福的生平事迹。这位受英文教育的峇峇,为清朝第三批幼童赴美官费留学生之一。从美国留学回来后, 又到福州船政学堂学习,之后在福建海军服务,1884年于中法马江之役殉国,年仅23岁。薛有福是此次海战中殉国的唯一本地清朝海军军官,他短暂的一生很 具亮点,值得一书。
一百多年后的今天,在福州马尾昭忠路,我们还可以看到当年奉旨建造的昭忠祠,祠中的石碑上镌刻着在此次中法海战中阵亡的736名官兵的名字,其中就有:“扬武”舰留美回国练生六品军功薛有福的刻字,永垂青史。
左秉隆创始“星洲”一词
新加坡的另一称号星洲,虽非邱菽园原创,但通过他的推广,“星洲”一词才广为人知。根据新马历史学者李业霖的考证:中国清朝驻新加坡领事左秉隆是“星 洲”一词的创始者。左秉隆在驻新加坡任内曾游廖内岛,归程时上午登船,一路帆开逐流,归来已是入夜时分,他看到新加坡海面上,渔火点点,于是赋诗纪游,其 中有“乘兴不知行远近,又看渔火照星洲”之句,称新加坡为星洲(见左秉隆著《勤勉堂诗钞》卷四,页110,〈游廖埠〉)。
左秉隆赋诗时1887年,比邱菽园办《天南新报》早11年。不过,邱菽园在1898年创办《天南新报》后,便屡用“星洲”一词作为新加坡的别称。如果 说左秉隆是“星洲”一词的创始者,邱菽园却是将“星洲”推广应用,可说是发扬光大者。邱菽园也是当年保皇派的中坚分子,戌戍政变后,康有为南来新加坡避 难,邱菽园就曾在经济上援助过他。
林清如在文章结尾时沉重地指出:“名人陵园的构思,是实际可行的建议,社会上下却置若罔闻。保留古迹,保留历史,谁有责任?”
事实上,建立名人陵园或先贤陵园,说难亦易,说易亦难,必须各方面的协调合作,始有可成。其中后裔的态度,至关重要。建立名人陵园毕竟涉及后裔的家 事,若有异议,恐难成事。从另一方面耒说,倘若后裔们的态度主动积极,会有更好的效果。名人后裔可与民间组织及官方机构配合,共商此事。
当然如薛中华、邱菽园等,他们的精神与曾经的贡献,也应视为国家的财富与文化遗产。以薛中华和邱菽园而言,薛中华上世纪20年代曾任新加坡福建会馆、 中华总商会会长等职;邱菽园一度任漳州十属会馆(即今漳州总会)座办。这些在薛中华、邱菽园有生之年的相关机构,亦可以牵头与古迹保存局互动,为创建名人 陵园的工程努力!
by 柯木林
建立名人陵园或先贤陵园,说难亦易,说易亦难,必须各方面的协调合作,始有可成。其中后裔的态度,至关重要。建立名人陵园毕竟涉及后裔的家事,若有异议,恐难成事。
拜读林清如先生6月9日在《联合早报·周末论谈》发表的大作《深藏武吉布朗的秘密》后,即刻致电作者。因其文中谈到新加坡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 (1793-1847),是我感兴趣的课题;而该文结束时又提及我先前所倡议的“名人陵园”的构思,觉得有必要再作一文阐述之。
今年3月21日在回应《联合早报》的提问,谈及如何处理受修路工程影响的名人墓地时,我曾建议:“把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坟墓,例如薛中华、邱菽园等人 的坟墓集中搬迁到一个先贤陵园……(由于)武吉布朗会分阶段发展,一些地段最终可能不受影响,可以在那里建立先贤陵园,方便人们凭吊。”
薛中华的墓地在武吉布朗坟山,编号1919,是受修路工程影响的名人墓地之一。另一个受影响的名人是邱菽园,编号2536。今年初,在一个细雨纷飞的早上,我特地前往凭吊此二人之墓地,但见杂草萋萋,显然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人修整。
薛中华(1886-1940)、邱菽园(1874-1941)是同时代的人。邱菽园比薛中华大12岁,可惜薛中华并不长寿,早邱菽园一年辞世,享年54岁,他们两人有亲戚关系。薛中华的妻子邱杏娘(Khoo Heng Neo)是邱正忠的三女儿,而邱菽园乃邱正忠之子。根据武吉布朗墓地登录簿(Burial Registers of Bukit Brown Cemetery, May 1947-Nov 1972)的资料,邱杏娘卒于1963年8月10日,终年80岁。按辈份看,她是邱菽园的妹妹,也就是说薛中华为邱菽园妹婿。邱菽园是星洲才子,在新加坡文坛颇负盛名;薛中华则是华社领袖,声誉甚隆,都是当年响当当的人物。
薛中华是商人,邱菽园是文人,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,但对新加坡社会的贡献是一样的:一个在经济层面上,一个在文化层面上。薛中华生前住在巴慕乐路(Balmoral Road)23号的豪宅,邱菽园住安珀路(Amber Road)42号的“东滨小阁”,两处并不毗邻。但百年之后都安息在武吉布朗山,并且同样受迁坟的影响,或许是他们生前所始料不及的吧!
薛中华也是新加坡福建帮开山鼻祖薛佛记的曾孙。一百年来,薛氏家族对新加坡社会的贡献,不容忽视。我有一专文论述薛氏家族的贡献,这里不再重复(此文 收录在柯木林著《石叻史记》,新加坡:青年书局出版,2007年8月第一次版,页65-73)。薛中华有生之年曾将其家族史汇辑编成《东山薛氏家谱》,此 家谱由其幼女薛彩凤(Lucy Chen)保管。1963年,陈蒙鹤撰写其硕士论文《新加坡早期的华文报(1881-1912)》(The Early Chinese Newspapers of Singapore 1881-1912)时,就曾利用这部家谱的资料。1972年,东南亚史学界泰斗陈育崧也是利用此家谱资料,正式肯定薛佛记在新华社会史上的地位。
《东山薛氏家谱》的内容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薛有福(1862-1884),他是薛中华的叔叔,新加坡乃至全东南亚第一家华文日报《叻报》创办人薛有 礼(1851-1906)的弟弟。这部家谱详细记录了薛有福的生平事迹。这位受英文教育的峇峇,为清朝第三批幼童赴美官费留学生之一。从美国留学回来后, 又到福州船政学堂学习,之后在福建海军服务,1884年于中法马江之役殉国,年仅23岁。薛有福是此次海战中殉国的唯一本地清朝海军军官,他短暂的一生很 具亮点,值得一书。
一百多年后的今天,在福州马尾昭忠路,我们还可以看到当年奉旨建造的昭忠祠,祠中的石碑上镌刻着在此次中法海战中阵亡的736名官兵的名字,其中就有:“扬武”舰留美回国练生六品军功薛有福的刻字,永垂青史。
左秉隆创始“星洲”一词
新加坡的另一称号星洲,虽非邱菽园原创,但通过他的推广,“星洲”一词才广为人知。根据新马历史学者李业霖的考证:中国清朝驻新加坡领事左秉隆是“星 洲”一词的创始者。左秉隆在驻新加坡任内曾游廖内岛,归程时上午登船,一路帆开逐流,归来已是入夜时分,他看到新加坡海面上,渔火点点,于是赋诗纪游,其 中有“乘兴不知行远近,又看渔火照星洲”之句,称新加坡为星洲(见左秉隆著《勤勉堂诗钞》卷四,页110,〈游廖埠〉)。
左秉隆赋诗时1887年,比邱菽园办《天南新报》早11年。不过,邱菽园在1898年创办《天南新报》后,便屡用“星洲”一词作为新加坡的别称。如果 说左秉隆是“星洲”一词的创始者,邱菽园却是将“星洲”推广应用,可说是发扬光大者。邱菽园也是当年保皇派的中坚分子,戌戍政变后,康有为南来新加坡避 难,邱菽园就曾在经济上援助过他。
林清如在文章结尾时沉重地指出:“名人陵园的构思,是实际可行的建议,社会上下却置若罔闻。保留古迹,保留历史,谁有责任?”
事实上,建立名人陵园或先贤陵园,说难亦易,说易亦难,必须各方面的协调合作,始有可成。其中后裔的态度,至关重要。建立名人陵园毕竟涉及后裔的家 事,若有异议,恐难成事。从另一方面耒说,倘若后裔们的态度主动积极,会有更好的效果。名人后裔可与民间组织及官方机构配合,共商此事。
当然如薛中华、邱菽园等,他们的精神与曾经的贡献,也应视为国家的财富与文化遗产。以薛中华和邱菽园而言,薛中华上世纪20年代曾任新加坡福建会馆、 中华总商会会长等职;邱菽园一度任漳州十属会馆(即今漳州总会)座办。这些在薛中华、邱菽园有生之年的相关机构,亦可以牵头与古迹保存局互动,为创建名人 陵园的工程努力!
Comments
Post a Comment